關燈
護眼
简体
第357章 育兒反攻第一招(大章加更)(第2/2頁)
上一頁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
    她當然不會想到,小萱萱是想着直接剷平了杜少清會更心疼,那就能快點回來了。

    公主好說歹說,終於勸住了女兒,不能一下剷平了花園,一棵一棵嚇唬着來最好,小姑娘將信將疑答應下來,於是約好的六皇子李愔就慘了,成了每天花園裏刨坑挖樹的苦力。

    公主看着李愔被殃及池魚也很無奈,心說六弟你就當鍛鍊身體好了,攤上這麼一對爺倆只能說你倒黴。

    將三虎和四虎調到了身邊,杜少清也沒閒着,皇宮那邊傳來消息說新版蒙學書冊已經刊印了萬冊,足夠永平坊一地蒙學所用了,所以永平坊學堂可以運作起來了。

    杜少清預訂的蒙學書冊共有四本,三字經、千字文、論語,都是經過大儒虞世南親手批註的,其中三字經還是當初杜少清爲了教導女兒改版過的,只寫到隋朝部分。

    最後一本卻是算學,就是簡單的二十頁教導孩子加減乘除的小學數學,是杜少清獨自編書,讓人雕版印刷的,全大唐就這一份,裏面是用來推廣新的算術方法,用阿拉伯數字和乘法口訣的,大大優化了繁複的中國古典算經。

    這本小冊子一出,戶部算師驚爲天人,直言這東西可以讓算學前進一大步,以後算學就可以不用算籌了,爲此杜少清還特意製作出了算盤送給戶部,這東西名聲可是堪比後世計算機的,原本爲北宋時期的產物,運用起來比紙上演算都快,古老的算籌更是沒法比。

    僅僅半天時間,永平坊三十所學堂開學招生的消息就傳遍了大唐,所有百姓都爲之轟動,因爲其中有大唐第一才子親自領頭授課,一時間前來帶孩子報名的家長直接將整個永平坊圍了個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禮部侍郎崔君肅家裏,管家慌忙來報:“老爺,杜少清在永平坊揚言一次開辦三十所學堂,現在長安的百姓全都蜂擁報名呢。”

    崔君肅心中一驚,隨後卻又淡定起來,鎮定道:“慌什麼?三十所?一所學堂收容二十人,也不過六百人的容納量,長安多少百姓,多少待學孩子?值得大驚小怪?”

    “不是啊老爺,聽他們宣傳說,永平坊的新學堂建造的非常巨大豪華,一所學堂可以容納二百名學生。”

    什麼??崔君肅驚呼道,二百人的學堂?那得多大?什麼樣的學堂能這麼豪華?還僅僅是供給平民?就是宮裏的弘文館恐怕也不過如此吧。

    “二百人?哪個老師能一人同時教導二百人?如此教學怎能出優等?且不說能不能找三十個教書先生,只說三十所學堂招滿的話就是六千學生,他哪裏來那麼多書冊?可不是所有百姓家裏都有蒙學書冊的,也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的。”崔君肅不屑道。

    管家看着老爺這麼自信,真的不忍心說出實情。

    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說了:“不是啊老爺,他們說蒙學書冊學堂自備發給學生不要錢的,而且還說人人有份,看着不像是沒有書籍的樣子。”

    不可能!崔君肅斷然大喝。

    同樣的場景不僅僅發生在崔家,王硅那裏、滎陽鄭氏在長安的官員那裏,甚至整個五姓七望的人都大跌眼鏡,杜少清瘋了嗎?他是神仙?六千冊蒙學書籍,那得多少藏書?天下蒙童書冊都被他收集起來了嗎?

    事實證明永平坊學堂並沒有虛假宣傳,每個學堂裏面整整齊齊擺放着二百套新生書冊,這堆新書在家長眼中可比學堂的年輕先生都惹眼。

    “排隊報名,學堂名額有限,所以優先收錄永平坊本地的孩子。”三虎大喊道。

    “爲什麼呀?我們又不是不給孩子交束脩。”有人不滿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是啊,我們聽說有學堂招人,一大早就慌忙趕來了,排隊都排了半日呢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你讓我的孩子進去識字讀書,我願意出雙份的束脩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圍觀羣衆情緒激動,看來這些人爲了讓孩子能夠唸書識字已經是紅了眼的。

    “永平坊門口招生那裏有告示說明的,請大家體諒……”四虎大喊。

    “什麼告示,我們若是識字還用得着擠破頭來替孩子求學嗎?”

    好吧,四虎竟然無言以對,隨後就按下衆人給解釋起來,坊內學堂共三十所,本來是爲了坊中百姓的孩子所建,平均每五百戶共有一所學堂。

    而且學堂容納上限是二百人,本來不收外人的,現在永平坊新建,恐怕沒有那麼多孩子,所以才答應大家,如果有空餘名額,可以考慮收容其他學生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一點,是坊內住戶的孩子就學,是不交束脩的,學堂一切免費,先生的薪酬是五百戶百姓每家每月出三文錢供養的,兩文給先生,一文存留用於修繕設施,無論有沒有學生在裏面上學都要出錢,以此來維持學堂的運轉,同時也是給後代積德行善。

    什麼???

    聽到這三條解釋,所有人都驚呆了,全部免費讀書?有這好事?古往今來就沒有聽說過。

    “這位兄弟,能不能讓我們去求一求駙馬爺,我們家三個娃,哪怕您只讓其中一個娃進去念書都成啊,我們不要座位,可以站着旁聽就行。”一位父親拉着三個兒子上來,同時給四虎跪下磕頭。

    幾個夥計趕忙上前攔住,這要是不擋住,估計在場的要跪下一半人。

    就在這時,杜少清從裏面走了出來,所有人都認得這個白色華服的貴人,不用人們制止,就已經沒人開口喧鬧了,大家都看着杜少清。

    杜少清環視了一下四周,隨後目光落在了最前面這一家四口身上,看他們的衣着補丁就知道,都是窮人,三個孩子的家庭,生活壓力已經夠大了,還肯舉着兒子上學,看來是真心想要識字改變命運的。

    淡淡一笑,給在場之人一個安心的笑容,杜少清朗聲道:“長安城百萬衆,三十所學堂夠不夠?不夠,遠遠不夠。

    在我的心中,要建成三千所,長安一百零八坊,每個坊市都要建成這樣的學堂,這就是長安城改造計劃,而且這一舉措,陛下已經授權我們開始實施了,永平坊就是明證!”

    “萬歲!萬歲!”有人情不自禁的山呼萬歲,所有人都跟着大喊,如果真的如杜駙馬這麼說的,那自己家門口也有學堂,孩子根本就不用發愁讀書識字,大好事啊。

    雖然大唐禮節沒有萬歲之禮,但有時表示慶賀是會這麼喊的。

    按下衆人的高呼,杜少清話鋒一轉,跟所有人解釋道:“可是城池改建現在僅僅實現了永平坊一地而已,在下跟諸位一樣着急。

    我想在長安城所有地方都推行永平坊的居住模式和學堂教育,可改建城池不是一朝一夕的,人力資源有限,只能一步一步來。

    因此今天的學堂招生,只能先內後外走一個權宜之計,坊內若有學生空餘名額的,纔可以收外來學生,而且外來學生需要交一定的束脩,三十所學堂,收滿爲止,請大家見諒。”

    “駙馬爺,俺家是隔壁永和坊的,您先帶人改建我們永和坊吧,我們願意出人出力支持您。”一名百姓激動道。

    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,隨後很多百姓都激動的大喊,願意支持坊市改造計劃,杜少清心說,今日事成一半了。

    學堂計劃的目的之一,就是讓百姓看到甜頭,從而自發擁護拆遷改造。

目錄 存書籤 上一頁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