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
護眼
简体
第四百零七章 寰姬回唐(第二更)
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
    皇子們全都跪在靈堂守靈,朝堂的事依然有條不紊的處理着,各地官員都死死地盯着京師,生怕有什麼變動。

    薛董偉對立儲一事不再發表意見,他每日只和中書省、門下省共同處理着朝中大事,閒空下來就去給先皇守靈。

    各地官員見上奏的奏書全都準時的批覆下發,均是震驚不小。

    如今的大唐竟然連沒有皇上都能有條不紊的運作着。他們對此不知道是喜好還是悲好,這是不是在說,大唐如今少了誰都不會影響大唐的發展,也不會影響百姓民生了。

    李倩乃明君啊,可是這樣的大唐日後會變成什麼樣的呢?

    朝廷上下一時難以決定誰來即位,太后宣薛董偉進宮密談,想讓他支持八皇子。

    薛董偉卻直接拒絕了,跟傳旨的太監說道:“如今陛下大喪未發,外臣不好出入內庭。立儲一事既然大家意見相左,那隻能等寰姬公主入京,聽她的決定了。”

    曾太后之所以着急,就是不想讓寰姬公主插手立儲一事。從先太祖駕崩起,寰姬公主就一直管着朝廷,就是她遠離京師,手依然伸的很長。

    這幾年她好不容易把眼光放到了外交上,她可不想讓寰姬公主重新插手朝廷和宮中的事。

    如果寰姬公主插手冊立儲君之事,她這個太后又怎麼能垂簾聽政。她雖然沒有武皇的膽量自立王朝,可她也想留下名字在歷史上,而不是僅僅留下個姓氏或是封號。

    這些天,有些官員四處奔走,想要儘早的站隊表明立場;有些官員怕站錯了隊伍,除了處理政務外,基本上是足不出戶的躲在家裏;有的還爲此稱病等待新皇即位。

    朝堂上從之前的爭辯冊立儲君一事,到爭辯誰扶靈下葬問題,如今又說回到立儲一事。有舉薦二皇子、八皇子的,就有舉薦三皇子、四皇子的。哪家的母族不想讓自家的子侄做皇帝。

    薛董偉二十五歲入朝爲官,三十五歲入內閣,四十歲做了最年輕的宰相,掌管尚書省一些事務。

    如今朝堂上都是薛董偉壓着,只要他不鬆口,立儲一事就沒有個論斷。可是皇上不能一直都不下葬啊,他急的嘴都起了泡。

    九十歲高齡的老宰相薛玉如今在京師養老,得知陛下病逝後,還親自到宮裏磕頭送陛下一程。

    俗話說國不能一日無君,原本太后是打算拖着,等朝中政事無人處理,自然就得着急立儲了。可是她的算盤竟然落空了,只是這樣更好了,就是說朝中大臣不會拿她兒子的年齡說事。

    其他年長的皇子們雖然全都在宮中披麻戴孝的,可是府內的幕僚卻都忙得兩眼通紅。

    有人沉不住了,便提議去探一下王出然的意思,畢竟唐軍一百二十萬大軍都在王出然一人的手中。

    有人則是提議拿好處去勸說李出清,雖然王出然握着一百二十萬大軍,可是他們除了自己種的糧食外,其他的軍餉都是青州支持的。說到這裏,每個人都在想青州到底有多富裕。

    青州和青州附屬州的糧倉裏堆滿了糧食

    ,就連百姓家裏的糧倉都是堆滿的。只要邊關不打仗,這些儲備糧食夠青州百姓喫五代的。

    最後有人找青州侯李出清出來說話,李出清表示不管誰當皇上,青州都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至於新皇的人選他聽寰姬公主的意思。

    王出然傳回來的話竟然和李出清的說法一致,王出然表示不管日後誰當皇帝,唐軍都是大唐的百萬雄師,至於立誰爲儲君,一切等寰姬公主拿主意。但是朝中可以放心,有唐軍在,大唐絕無外患。

    唐軍依舊是訓練和演習,只是訓練和演習陸續的由駐地挪到了邊關,彷彿朝中的事真與他們無關一樣。

    ***

    大唐周邊的國家聽聞大唐陛下駕崩,還沒有冊立儲君,一個個的心思都開始活絡了起來。

    有野心的直接就往邊界上調了兵,沒有野心的也在想如果大唐內亂,邊關告急,如果別人趁亂攻打大唐邊境,他們是否也能喝口湯呢。

    誰知邊關傳來唐軍戒嚴、增兵的消息。

    周邊國家的君主們有的膽戰心驚,“他們這是什麼意思,總不會這個節骨眼出兵吧?”

    有的則是咬牙切齒道:“那些人不去站隊,不去巴結新皇,跑來邊關‘演戲’什麼?還有什麼是‘演戲’,有沒有打聽清楚了。

    ***

    寰姬公主此刻剛剛商談了美英帝國和大唐的貿易往來,還不知道李倩的死訊。

    前天夜裏,王玉陽看到空中掃把星劃過,抓了一把樹葉直接開了一卦。

    寰姬則是雙手抱拳許下願望,‘希望小兒子李出清早日找到心上人。’

    王出然和李出清今年已經二十有三了,王出然十八成婚,霍明珠嫁到寰姬公主府上三個月就傳出了喜訊。

    如今大兒子都已經四歲了,小兒子已經兩歲了,李出清還是光棍一個,作爲母親的她不能不着急。

    王玉陽不忍打擾妻子的好心情,連隻字片語都沒有說。只是等合約簽完了,才提議他們應該回大堂了。

    寰姬雖然覺得還有好多地方沒有去,但是合約到手,目的達到,他們是該回大唐了。

    他們都已經出來兩年多了,她還沒有見過小孫子呢。

    帶有大唐旗幟的帆升了起來,隨後是帶有‘李’字的帆。

    寰姬等人起航回程了。

    ***

    大唐上國朝廷動向不明,周邊的國家也都死死的注意着京師的動靜,誰上位跟他們有直接的關係,要是個喜好打仗的人做了皇帝,他們豈不是也要打仗。

    朝廷上的爭論由冊立儲君的事轉到了,李倩大喪上。歷代皇上大喪都是由太子主持的,雖說唐朝從武皇后的儲君人選就有些亂,但是主持大喪的人依然是重中之重,甚至有人傳出話來說:“誰主持的喪葬,誰就是新一任的皇上。”

    朝廷官員又開始爭論起來,一直隱忍不發的二皇子,私下傳了幕僚進宮。(未完待續。)

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